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8期)

请收藏 浙大马院 2023-12-16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不应辜负了这个时代,必须以不辍之笔耕“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为此,特设立“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栏目,分享本学院教师和科研人员阶段性的学术成果,以期鼓励理论界的交流和对话。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深意

刘同舫

《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1期


文章摘要

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内涵,首先应当确认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马克思主义行”构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底色,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守正”基础上的合理创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基于“空间—时间”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历史性社会实践的发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现实根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与中国共产党的“能”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所在,也是运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社会整体面貌的主体力量。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充分展示“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理论力量。




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

刘同舫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11期


文章摘要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需要明确和把握好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发展史作为特定的历史范畴具有多重内涵,在其宏大视域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的主题得以凸显;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方面实现民族复兴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开启,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民族复兴指引方向;另一方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理性力量,在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以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新时代我们需要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自觉开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理路创新研究——以社会运行为主要视角

代玉启;李济沅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6期


文章摘要

从社会运行视角分析如何建设和善用“大思政课”,旨在促进思政课与社会的深度融通、助推思政课回归“社会母体”,发挥思政课与社会的相互验证和激活效应,破解思政课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感染力与亲和力不够、浸润感与获得感不足等问题。在社会运行的宏阔视角下,“大思政课”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呈现出自运行、协同运行和依托运行三种样态,并由此逐步扩容“大思政课”的样态与格局,赋予其纵横联动的社会属性。“大思政课”的多模态运行特征决定其系统的复杂性,并表现为主体的多维拓展、内容的系统整合、方法的守正创新、载体的有序延展、情境的有效建构、对象的动力激发等要素的统筹和调度。“大思政课”建设的机制创新需要从教师素养提升、课程形态转化、组织实施协同、课程考核评价等维度着手。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创新

代玉启;杨晓帆  

《高校辅导员》2022年第5期


文章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取得制度成就、认同成就和文化成就。不同地区、部门、学校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探索、方法探索、载体探索、场域探索等,形成具有借鉴性、示范性的实践经验。面向未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战略谋划,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教育”视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理性研究。




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与路

代玉启

《社会科学家》2022年第11期


文章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日益成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深入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继续扎实推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打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基;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促进精神生活内容的丰富与质量的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的思想行为共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建设,促进精神生活交流交融;基于数字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需要;激发同心同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增强全民精神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类情怀及内在逻辑

张彦;陈炜枫

《高校辅导员》2022年第5期


文章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富有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始终以宏阔的国际视野关注世界人民的整体利益,始终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和福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类情怀以构建一种“好的”国际秩序为目标,完成了对全球治理体系从自然性到正当性的证成,对人类的智识形态具有超越性赋义的伟大意义;创新性地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揭示了普世价值的虚像与幻灭,强调人类从共生到共享的存在样态转变,实现了对人类价值形态的突破性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塑了世界性人类交往的底层逻辑,提出了从零和到共赢的交往新范式,这是对人类交往形态的原创性贡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想转化为现实,体现了对人类文明形态的担当性创见。




透视资本世界的假象: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当代价值

刘召峰

《新视野》2022年第6期


文章摘要

“比过去一切世代加起来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并非资产阶级创造的,而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只不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而已。资本不是物,而是生产关系——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在资本全球化、虚拟化的时代,运用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明晰地区分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转移,剖析与防范国际金融危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表达

包大为

《治理研究》2022年第6期


文章摘要

在一个多世纪的理论演变中,法国马克思主义者通过黑格尔主义的中介,开始将辩证法真正引入对社会主义的政治构想。同时又通过对青年马克思哲学著作的译介和讨论,引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的设想。在由政治因素介入的持续论战中,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对过去一个多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之正反经验进行了反思,另一方面则承接了20世纪未竟的政治解放实践,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症候进行批判。理论和实践的历史重负迫使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原则与策略之间分野,一方面试图彻底离弃政治伦理以求重构“元政治学”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关联,另一方面则试图在治理和秩序中悬置对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批判。




卢梭、马克思与我们:科学与文明形态之辩

包大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章摘要

18世纪以来,新科学与文明新形态的关系就始终是哲学的时代命题。但是,作为物质生产实践的一个方面,相比宏观的文明新形态或历史新阶段,科学实验与技术应用的新特征则更为具体与特殊。因此,在资本主义主导的近现代文明形态初期,以卢梭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普遍有着文明焦虑,一方面预判了这一文明形态所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与价值危机,另一方面却无法依据古典的经验来判断科学与艺术的未来走向。而到了大工业资本主义的文明阶段,面对业已呈现出完整形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国家政治,马克思得以客观地总结历史经验,从而提炼出作为历史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而分析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结构性矛盾与未来文明形态的必要条件。今天的我们,在面对尚待展开的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之时极易陷入卢梭的“文明焦虑”,但是却并不应就此返回到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结构或者浪漫主义的思想愁绪,而是要以历史科学的方法与态度直面仍然束缚着科学、生产力与人本身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展望文明形态真实且普遍的发展。




马克思的正义观:超越古典与启蒙的真理探寻

包大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


文章摘要

马克思的正义观始终都处于以启蒙主义为分际的政治思想史论辩焦点之中。马克思的正义观由于其显著的由哲学走向实践、由观念走向现实的特点,或是与古典政治传统相冲突,或是受到了启蒙以降的政治理念的诘难。但是,马克思的正义观的科学性正是在于对政治伦理的总体性批判。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古今政治伦理的客观基础,通过扬弃启蒙主义话语所构成的划分古今的符号界限,将物质生产和阶级斗争呈现为理解正义与权利的哲学视角。马克思的正义观的革命性在于超越了古今之辩的历史观。马克思的正义观不再是对永恒的正义理念的追求,而是对真实的政治程序所再现的价值诉求的研判,其主体是创造历史的人民,其方向是人与生产力的解放。




论马克思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辩证关系

包大为

《现代哲学》2022年第6期


文章摘要

建构是近代哲学史的一种研究,是理念论哲学在启蒙时代蜕变而出的新的形而上学传统。建构从一般的方法走向“主义”有赖于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改造。通过建构主义,康德将先天与必然、经验与普遍衔接了起来,试图为人类的认知找到属人的支点,使得由认知到道德的自主成为可能;同时为科学的认知找到可靠的认识论基础,使得知识可以取代无限存在者或意志而为人类立法。康德之后,围绕着建构主义的结论和局限,黑格尔试图重新定义更为具体且客观的形而上学方法,以看似客观主义的唯心论或看似肯定的否定哲学将自己的哲学指认为完成形而上学的终点。黑格尔之后,面对具体科学和历史发展所给出的现实命题与具体内容,马克思主义以实践的主体扬弃了理性的主体,以历史与理论互相作用的辩证关系扬弃了历史建构或建构历史的理想模型。但是在当代学术论争中,有待走进日常与现实的概念总是会给予观念论以客观的土壤,进而使得建构主义不合时宜地介入马克思主义。




元宇宙数字协商民主的机遇、风险和逻辑进路

段治文;于雯美

《学术界》2022年第11期


文章摘要

元宇宙视阈下,数字鸿沟、数字垄断、数字殖民和数字霸权等一系列新问题向理论界昭示了协商民主与数字技术二者怎样互动融合的重要议题。数字资本主义驱动下的种种乱象,只是拨开元宇宙技术面纱的一角,未来元宇宙民主和专制的矛盾激化程度难以想象,而没有人文关怀的数字技术构建的人类文明也是虚假的文明。因此,迫切需要以科学辩证的态度认识元宇宙和数字协商民主,有效规制元宇宙数字资本主义给数字协商民主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在数字时代下,抓住数字自治、数字共享、数字治理、数字赋能的机遇,坚持数字协商民主发展的正确的价值逻辑、技术逻辑和政治逻辑,推进数字协商民主的健康发展。




《资本论》的社会历史辩证法思想释义

付文军

《东南学术》2022年第6期


文章摘要

马克思以科学的辩证分析范式闻名世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马克思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复杂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种“批判”是以“经济事实”为基本定向的一种实质性批判。聚焦于“劳动和资本”这一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马克思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性阐释。通过对劳动的辩证阐析深掘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直观地呈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动力,通过对资本的理论解构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运作规律的彻底批判并书写了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逻辑。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述说了人类社会形态渐次更替的系列要素及其辩证运动规律,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指明了方向。《资本论》的社会历史辩证法通过对“劳动之谜”“资本之谜”的学理解析而有效地破解了“历史之谜”,继而建构了积极回应时代之问的“历史科学”。




中国共产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历史主线与理论依据

卢江;许凌云

《财经科学》2022年第11期


文章摘要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决策部署,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直面回应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数量、质量、结构、波动等难题,以期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先后经历了萌发、改革、构建、倒逼和推进五个阶段,贯穿其全过程的主线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包括商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形式,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三个内容,为深刻理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原因和路径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逻辑

卢江

《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1期


文章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逻辑包括三个方面:历史逻辑的大背景是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和两种社会制度长期较量,中国始终沿着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文明进步一边的历史正路,摒弃建立在侵害别国利益实现自身发展的历史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历史邪路。理论逻辑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飞跃。实践逻辑依据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三种基本形式,在实践中确证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好的重大命题。




中国比较政党研究的生成逻辑、知识版图与学术建构

池步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文章摘要

近年来中国比较政党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构建话语体系、增进对外认知、完善政党治理为其实现学术研究体系化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挖掘可知,最近十年,中国比较政党研究数量呈现高位稳定;研究内容丰富,理论性、原创性成果比例提高。研究主题涵盖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特征与优势、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态势、中外政党历史比较、西方政党学说与研究动态、比较政党创新理论五个方面。历史文化、制度功能、理性行为是解释中国政党政治特征的主要路径;基础概念、议题群组、理念方法构成比较政党创新理论的基本向度。未来中国比较政党研究需要在理论范式上实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衔接,议题领域上推动问题驱动与本体基础相统一,研究方法上促进单因解释与多因分析相结合。




科技革命与健康风险:现代科学技术的生命困境及其出路

余根雄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文章摘要

健康风险是现代性风险的新形态。流行病的传播使健康风险表现出偶发性、隐匿性、社会性的特征。健康风险使科技变革与人类生命处于紧张关系之中。这种紧张关系体现为科技异化。科技异化是生命主体在生产、权力、生态、交往和消费等维度所表现出的异化“综合症”。科技变革只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才能解决以上问题,即科技革命是生产力变革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统一,是社会存在演进与社会意识进步的统一,是生产方式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的统一。科技革命的最终目标是科技文明。因此,认清科技文明的实质是人类摆脱当前健康危机的理论前提,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则是实践之需。




主体性的当代困境与人民主体论的重建逻辑

余根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章摘要

对现代性的批判无不伴随着“消解主体性”“超越主体性”“主体性的黄昏”等声音,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在当代进入了困境。究其原因,近代以来的主体性哲学的理论偏谬在于世界观上的唯心主义,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历史观上的主观主义。由马克思发端并深植于当代中国的人民主体论为突破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局限并重建当代人的主体性提供了可能路径。人民主体的客观性、人民主体的能动性、人民主体的社会性构成了其中的理论逻辑;主体个性的社会差异、主体自由的内在需求、主体能力的全面发展构成了其中的价值逻辑;以主体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个人史,以主体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世界史,以主体的创造活动为基础的人类史构成了其中的历史逻辑。




图像证史: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邮票的三重叙事

庞毅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2年第6期


文章摘要

图像证史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邮票是图像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将图像作为研究主体,从图像内容、图像的生产与接受、图像的社会环境三重维度,展开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邮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图像内容而言,建党纪念邮票经历了从建设新中国、建构党史体系、改革开放为中心到党的百年历史成就叙事主旨的变迁。邮票设计者在集体讨论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赋予了建党纪念邮票对党的热爱与揭示党的发展历程的内涵,而邮票阅读者基于自身对图像的理解,不仅领悟了设计者表达的内涵,而且有新的解释。建党纪念邮票所折射出的社会环境,则彰显了七十多年来我国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宜居城市生态环境构筑的美学理念与实践路径

张应杭

《国家治理》2022年第22期


文章摘要

生态环境对宜居城市具有基础性与先在性的意义。在“美好生活”已然成为当下热词的语境下,从美学维度来构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逻辑支撑。从浙江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看,我们亟待在生态环境对宜居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方面形成共识,在实际行动上把构筑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优先领域。



新闻中心

材料收集整理:谢雨欣

编辑:谢雨欣


//推荐阅读//

1.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7期)

2.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6期)

3.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5期)

4.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4期)

5.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3期)

6.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2期)

7.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1期)

8.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0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